6月13日至15日,中山医院党委顾建英书记带领党支部书记代表,到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党性教育培训”和“延安市委党校延川分校中山医院教育培训基地”挂牌。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延安梁家河、南泥湾和宝塔山这片厚重的红色热土,进行了一场锤炼党性的精神洗礼。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奋斗的印记,每一处遗迹都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注入澎湃动力。
走进梁家河,感悟“大学问”的深厚根基。 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磨砺之地。在顾建英书记带领下,同志们重走了蜿蜒崎岖的知青路。驻足简朴的知青窑洞前,从石春阳老书记的讲述中,同志们深刻体会到了那段“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岁月。正是这黄土地的深厚滋养,锻造了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与植根人民的坚实根基。梁家河这方水土所蕴藏的“大学问”,正是深入群众、扎根实践的生动诠释——它昭示我们,真正的智慧与力量,永远蕴藏在基层沃土与人民群众之中。
探访南泥湾,感受自力更生的磅礴伟力。 昔日“烂泥湾”,今朝“好江南”。面对重重封锁,毛主席一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如惊雷唤醒大地。英勇的八路军指战员与边区群众一道,挥锄垦荒,向荆棘遍野、荒无人烟之地要粮。镢头挥舞间,荒山变良田,荆棘化米仓,硬生生在贫瘠之地创造出“陕北好江南”的奇迹。南泥湾精神,是面对困境不屈不挠、依靠双手创造幸福的奋斗凯歌,它穿越时空,始终激励我们:唯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在新时代攻坚克难中掌握主动权,赢得新胜利。
回望延安城,淬炼党的作风建设的锐利武器。 巍巍宝塔,见证峥嵘岁月。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延安成为照亮中国前途的灯塔。“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这掷地有声的论断,深刻揭示了革命成功的作风密码。这里孕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延安精神,是信仰的灯塔,是作风的标尺,它警醒我们:纯洁的作风、为民的初心,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
梁家河的“大学问”、南泥湾的奋斗曲、延安的作风镜——这三大精神瑰宝,历经岁月洗礼,愈发璀璨夺目,是历久弥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力量。无论在哪个时代坐标,身处何种发展领域,面对怎样的风险挑战,其蕴含的“人民至上”的立场、“艰苦奋斗”的本色、“优良作风”的保障,都是我们攻坚克难、开创伟业的定盘星和动力源。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在回程路上,顾书记深刻总结了此次学习教育的心得: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上,让我们将这次红色基地学习汲取的精神养分,转化为坚定信念、锤炼党性、推动工作的强大动能。以梁家河的实践精神深耕医教研管,以南泥湾的奋斗姿态打好头阵、当好尖兵,以延安的优良作风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抓手,砥砺初心使命、加强自我革命,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征程上,不断书写我们中山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