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至26日,上海两会隆重召开。我院1名人大代表及5名政协委员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医疗卫生、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城市发展等内容积极建言献策,参会履职。
上海市人大代表、我院副院长周俭提交了《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出台促进医疗机构开展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工作细则》的议案。周俭副院长认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该树立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他建议,以加快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加快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的相关工作细则,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上海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赋权改革的步伐。会议期间,我院钱菊英副院长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她递交了《优化陪诊服务,健全就医保障体系》的提案。近年来,医疗机构通过智慧医院建设、便捷就医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就医新模式。但对于老年、行动不便、异地就医等就医弱势人群来说,陪诊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由于目前有的“陪诊服务”缺乏相应的准入标准和监管规范,服务的边界存在“灰色地带”。钱菊英副院长认为,如何通过细化服务需求、界定服务边界、提供服务保障,从而做好陪诊服务管理成为当下迫切且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上海市政协委员、我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提交了《建议进一步加强大肠癌新筛查技术研发推广》的提案。目前社区居民大肠癌的筛查主要手段是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但其精准性已不能满足当前筛查需求,而肠镜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目前尚无法用于普筛。为此,许剑民主任建议,对于初筛粪便隐血或问卷调查阳性但拒绝肠镜检查的高危人群,开展进一步无创性粪便和血清标本检测,若检查结果为阳性,再积极建议进行肠镜检查。他建议从政府层面,大力支持开发类似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筛查技术的精准性和便利性。上海市政协委员、我院麻醉科主任缪长虹提交了《建议规范国家药品一致性评价、定价及原研药购买》的提案。缪长虹主任经过调研发现,目前药品一致性评价指标和过评仿制药质量保障有待完善,原研药采购困难,部分药品定价过低。为此他建议保障原研药医院内外购买渠道并规范院外原研药定价,规范药品一致性评价标准,适当参考市场化机制,完善药品合理定价机制。上海市政协委员、我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潘志刚提交了《落实轨交车站内的自动上下行设施的适老化改造计划》的提案。随着上海人口老年化日趋深化,构建老年人健康友好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潘志刚主任发现,目前一些地铁站缺少上下行自动扶梯,这让许多膝盖脆弱的老年人感到头疼。他建议对一些缺少上下行自动扶梯的地铁站进行排摸改造,尽快增设上下行自动扶梯。上海市政协委员、我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建议优化对住院医师培养,加强对青年医师关心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