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介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是一个充满严谨学术气氛的科室,又是一个具有创造力和探索力的年轻科室。 肿瘤内科主要针对恶性实体肿瘤进行诊断和内科治疗,以化疗、靶向、免疫药物三把利刃为主,结合高强度聚焦超声、腹腔热灌注等局部治疗手段根据国内外各大肿瘤诊治指南以及最新研究结果,系统化地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最有临床证据支持的规范化治疗。理念与精细的个体化诊疗见长的肿瘤内科,目前是上海市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的组长单位。科室另一大长处是与相关科室合作建立了胃肠道肿瘤、胆胰肿瘤、乳腺肿瘤及腹部软组织肿瘤等多学科诊疗团队,致力于打造肿瘤的多学科循证治疗模式(MDT)。顺应最新的诊疗进展,我科还牵头成立了“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多学科诊疗”及“肿瘤营养多学科诊疗”两大特色团队,建立了“中山医院医联体肿瘤专科联盟”,以实现肿瘤的全周期管理,为肿瘤的综合治疗保驾护航。 科室较早获得肿瘤学Ⅰ-Ⅳ期临床研究资质,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内和国际新药、细胞治疗等临床研究项目300余项。所以除了常规医疗服务,本科室还可以提供给患者最新的临床研究机会。 我们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倡导“严谨、求实、团结、奉献、关爱、创新”的院训,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努力为国内外病人提供欧洲杯买球官网更好的优质服务。 二、团队历史 200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分部 化疗科 2006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肿瘤内科 2016年1月整体从延安西路分部搬迁至枫林路总部 三、专家团队 刘天舒;周宇红;崔越宏;王志明;徐蓓;余一祎;庄荣源;申锋 等。 四、诊疗特色 本科室在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胆道胰腺肿瘤等消化道肿瘤和软组织肿瘤方面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应用国际国内先进的基因测序及免疫微环境等检测工具,结合中山医院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在难治性肿瘤及罕见肿瘤的诊治上也具有特色,有很好的社会影响。精准治疗及免疫治疗是本科室的两大特色。除了常规的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本科室还有很多新型靶向药物及包括CAR-T在内的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项目的创新探索机会。 五、新技术 肿瘤内科具有深部热疗仪、腹腔热灌注治疗仪、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仪,对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起到增敏作用。肿瘤内科拥有血细胞分选仪,肿瘤细胞治疗技术成熟,多项CAR-T相关临床研究进行中。 六、环境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1. 什么是肝癌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肝癌微创治疗方法,借助于超声等影像技术引导将射频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最终使肿瘤凝固坏死和灭活。其原理是射频发生器产生的射频电流,通过电极针使周围组织中能够离子产生高速振动和摩擦,“摩擦生热”,继而转化为热能并随时间向外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热凝固坏死。最早使用的射频电极仅能产生1.6cm消融范围。通过多种技术改进,现在使用单一电极针的射频消融可产生最大直径4-5cm的凝固坏死灶。在临床上,用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都有很多的报道。小肝癌病人射频治疗后5年的生存率可以到达50-70%,这种效果可以和外科手术切除的效果相媲美。
2. 哪些病人适合肝癌射频消融治疗?
小肝癌的病人适合做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的范围要超过肿瘤边缘0.5-1cm,才能达到肿瘤完全坏死的目地。单一射频电极针的消融的范围是直径3-5cm,3cm以下的肝癌可以一次电极插入后,射频消融完全覆盖肿瘤。而3-5cm肝癌,一次完全消融肿瘤的几率明显降低,残瘤率和复发率都明显的升高。所以最适合的射频消融治疗的肝癌最好小于3cm,肿瘤的数目在3个以下。如果病灶超过5cm,首先考虑外科手术切除。对于一些严重的肝硬化或有其他合并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切除;或者不愿做手术的小肝癌病人,尤其适合做射频消融治疗。与既往常用的无水酒精注射相比,射频消融达到肿瘤完全坏死率高于酒精注射法,治疗更彻底,所需要的治疗次数更少,疗效亦更好。
3. 射频消融治疗有哪几种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有大致三种,一是体外经超声等引导下穿剌病灶,插入电极针进行治疗;二是在腹腔镜下行肝癌射频消融;第三是外科开腹手术,直视下或术中超声引导下插入电极针射频消融,这种情况是由于手术时发现肿瘤不能切除,或肝硬化严重不能作切除而做术中射频消融治疗。如果肿瘤处于危险位置,如靠近大血管、膈肌、肝门区胆道、与胃肠道粘连,可以在腹腔镜下或者外科开腹手术射频消融,这样可以把肿瘤与肝周脏器、重要结构分离开,避免周围脏器的损伤。
4.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
射频消融治疗属于肝癌局部微创治疗,最大的优点是对病人肝功能、全身机体影响小,特别是对于严重肝硬化病人,能尽量保存有功能的肝组织。对于有严重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切除的小肝癌病人是尤其适合的治疗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最重要限制因素是肿瘤的大小。大于5cm以上肝癌,射频消融不容易完全,残留肿瘤的比例高,这些病人应该首选外科手术切除。目前临床也开展了对于大于5cm以上肝癌,先做介入治疗,再结合如果射频消融,也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所以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大于5cm以上部分肝癌患者,是可以考虑作肝癌射频治疗。
大多数射频消融治疗后的病人,术后反应小,术后观察1-2天就可以出院,几天之内恢复到以往的生活状态。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与介入治疗、手术切除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低,多为发热、局部疼痛等轻微并发症,只需要对症治疗。少数病人,射频消融后穿剌部位出血、胆囊炎、治疗部位肝脓肿、肝脏周围器官的损伤如结肠穿孔等,发生率很低,所以治疗后需要有1-2天的观察,以防出现各种并发症,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5. 射频消融治疗后随访
病人射频消融治疗后一个月,用增强CT 、MRI或者超声造影来判定治疗效果,如果病灶区没有强化,就提示肿瘤已经彻底消融,完全坏死。3-6个月后病灶会进一步缩小。如果发现治疗区还有局部强化,说明消融不够,可以再次射频消融治疗,或者结合无水酒精注射、介入治疗。如果随访中,发现肝脏其他部位有肿瘤复发,可再次射频消融治疗。对于射频消融治疗前甲胎蛋白升高病人,术后检查甲胎蛋白变化,也显示有治疗效果。
原文刊登于《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