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创建于1945年,郭秉宽教授曾担任眼科主任,倪逴教授、陈道瑜教授、蔡松年教授曾在此工作。1952年因院系调整,中山医院眼科与华山医院眼科合并成立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1976年黎勉勤教授从眼耳鼻喉科医院到中山医院重建眼科。黎勉勤教授、朱志忠教授和袁非教授等曾先后担任眼科主任。现任主任为戴锦晖教授。 (科室建设之初) 中山医院眼科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发展,已建成诊治技术精湛、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专业科室。目前眼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的组成部分。眼科学术带头人袁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副主任,美国AAO、ARVO、ASCRS、ESCRS会员,担任上海市社会机构协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眼科主任戴锦晖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副主任,担任上海市医学会视光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残联康复协会视障辅助技术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委员等多个国家级和省市级学术团体委员。 ? 临床医疗 眼科拥有各专业的医疗团队和高精尖设备,诊治各种类型的眼科疾病,特别是伴有全身复杂病症的眼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在职的专业团队包括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1名,其中博导3名,硕导3名。眼科成立“视光学中心”;并开设多个专家和专病门诊,包括近视、白内障和青光眼、眼底病和眼底激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葡萄膜炎等专病门诊;建立神经眼科及葡萄膜病两个多学科诊治团队。目前科室可开展各种眼科手术,包括复杂白内障手术(飞秒激光/超声乳化)、近视激光矫正手术(全飞秒SMILE/飞秒LASIK/LASEK等)、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ICL/PRL)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青光眼手术、斜视手术、眼整形手术及角膜交联等手术。 ?? (袁非主任为患者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 ?? (戴锦晖主任为患者行全飞秒激光手术) ? 科研与教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是首批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眼科学专业基地,主持或参与了数十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文数百篇,编写或参与编写专著数十部,获得专利数十项,专利转化3项。眼科与国内外学术机构交流密切,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大学眼科机构有着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欧洲杯滚球平台:近视矫正手术,有多种手术方式可选,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眼部情况及用眼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矫正近视的手术方法主要有激光矫正手术和眼内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一、近视激光矫正手术
近视激光矫正手术包括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飞秒LASIK和表层角膜切削手术(包括LASEK、Trans-PRK、Epi-LASIK和PRK)。手术适宜年龄为18岁至55岁。
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
即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是一种完全依靠飞秒激光完成的角膜屈光手术,该手术由飞秒激光对角膜进行基质内微透镜的切割,再通过2mm的侧切口取出基质微透镜,属于一种无瓣微创角膜屈光手术,由于几乎不破坏角膜前弹力层(角膜结构中最牢固的一层组织),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明显小于飞秒LASIK手术。对于角膜偏薄不适合飞秒LASIK的部分患者,也可以考虑行SMILE手术。全飞秒激光手术主要是在角膜基质层进行手术,对角膜表面感觉神经的损伤最轻,对角膜表面泪膜稳定性的影响也最小。临床研究已证实,SMILE术后出现眼睛干涩的症状及严重程度都要明显轻于飞秒LASIK,角膜表面神经的修复明显快于飞秒LASIK。远期临床观察还发现SMILE术后出现近视回退的情况要少于飞秒LASIK。另外,SMILE手术只有2mm的伤口,不会发生飞秒LASIK角膜瓣移位等并发症,术后不会增加外伤的风险。但目前SMILE手术不能矫正远视。
飞秒LASIK
LASIK即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传统LASIK是先用自动或手控微型角膜刀在角膜表面切开一个直径约8~9mm、厚度约100µm~160µ m带蒂的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由于LASIK需要制作角膜瓣,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多数和角膜瓣制作有关,包括术中角膜瓣游离、破碎甚至丢失,术后瓣下上皮植入等。
飞秒LASIK(FS-LASIK)即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又叫半飞秒激光手术,通过飞秒激光取代机械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由于飞秒激光的精确度明显高于角膜刀,飞秒LASIK角膜瓣的制作较机械角膜刀更安全和精确。目前,传统的LASIK已逐步被飞秒LASIK取代。但由于需要制作角膜瓣,依然存在发生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可能,包括角膜瓣移位、瓣下上皮植入等并发症。
表层角膜切削手术
包括LASEK、Trans-PRK、PRK和Epi-LASIK,LASEK和Epi-LASIK是一种手术中保留角膜上皮瓣的表层切削术,LASEK是通过乙醇浸泡来制作角膜上皮瓣,而Epi-LASIK是借助微型角膜刀来制作上皮瓣。Trans-PRK和PRK是一种术中去除角膜上皮的表层切削术,Trans-PRK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去除角膜上皮,PRK是通过手术医生刮除角膜上皮。
表层切削术主要优点是:手术操作简单,由于没有角膜瓣,也就没有LASIK手术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但表层切削术存在的主要不足是: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等刺激症状、视力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较长,可能出现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近视度数越高,出现haze的几率越大,haze的出现可导致视力下降和近视回退。为了避免术后出现haze,表层切削术后需要点较长时间的激素眼药水,一般要点2个月以上,长时间点激素眼药水会增加术后激素性高眼压的风险,因此术后定期复查非常重要。其次,为了减轻术后的疼痛症状和促进角膜伤口愈合,术后1周时间内需要配戴隐形眼镜。目前表层切削术主要应用于中低度近视患者。
LASEK和Epi-LASIK手术保留了角膜上皮瓣,保留完整且透明的角膜上皮瓣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等刺激症状,并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及明显减轻术后haze的发生率。但要制作一个完整且透明的角膜上皮瓣需要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技术,因此,对手术医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CL/PRL)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将一种柔软的有一定度数的人工晶体植入到眼内晶状体前面,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包括ICL和PRL两类。ICL植入术可矫正近视度数最高可达1800度,散光可矫正600度。PRL矫正近视度数1000度至3000度,但不能矫正散光。晶体植入手术操作比较简单,术后恢复也比较快,手术适宜年龄为20岁至50岁。
晶体植入手术的优点:
(1)可矫正激光无法矫正的近视度数,最高矫正近视度数可达约3000度。
(2)对于度数很高的高度近视,术后的视力常比术前戴镜的视力更好。
(3)术后一般不会出现近视回退。
(4)可逆性,即植入的晶体可以取出。
晶体植入手术的主要不足点:
(1)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多由于植入的晶体尺寸不合适引起。
(2)瞳孔大的人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光晕和眩光,多数人手术半年后会逐渐减轻和适应。
(3)植入晶体后要避免眼睛外伤,因此,爱好足球、拳击、跳水等可能引起眼外伤的人不适合做,准备参军的人也不能做晶体植入手术。
目前,晶体植入手术主要还是应用在角膜太薄、角膜形态异常或近视度数太高,不适合进行激光矫正手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