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神经病学学科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二级学科,历史发展悠久。初创于1950 年的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学科,是国内首批成立的医学学科之一。创始人张沅昌教授从英国研修神经病学回国后在华山医院和中山医院分别设立神经内科病房。因院系调整,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并入华山医院。 1992年9月重新建科,由朱文炳教授担任第一任主任,并组建了科室队伍,为科室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自2000年起在第二任主任汪昕教授的带领下,科室的规模和学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医院领导、兄弟科室支持下,在全科室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是继华山医院、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后上海市第三家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单位。 科室概况 目前神经内科是国家药理临床试验基地、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复旦大学癫痫诊治中心之一、2007年全国及2009年上海市首批神经内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目前神经内科人员配备:医师39 名,技师4 名,其中主任医师/ 教授5 名,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12名;具备良好的病房环境和一流的神经内科监护单元,设置有脑血管病、癫痫与睡眠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4个临床亚专科。神经内科疑难病例诊治能力及开展临床新技术能力稳步提升,已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 回顾在科室发展的诸多历程中,我科良好地秉承了中山的院训“严谨、求实、团结、奉献”的精神,更是奠定目前科室格局和地位的重要基石。 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在诊治各种神经科疾病的同时还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亚专科,并开设了相应的专病门诊: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上午 癫痫专病 癫痫专病 脑血管专病 眩晕专病 下午 神经肌肉专病 脑血管专病 帕金森专病 记忆力障碍专病 睡眠障碍专病 头痛专病 周围神经病和神经痛专病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脑血管病诊治MDT
一、MDT成立时间:2018年 地点:中山医院15号楼3楼
MDT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频次:每月一次
二、MDT简介
脑血管病MDT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放射诊断科专家组成,在脑血管病疑难病诊治上具有丰富经验,成立了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上海市脑卒中救治中心,为保障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医院开通了从急救到病房的绿色通道;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放射诊断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及影响力。
脑血管病MDT团队旨在为疑难或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有相应需求的患者提供更为全面、规范、专业、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结合多个相关学科的治疗策略和优势,以改善患者传统就诊方式所带来的治疗效果差异,提供从影像诊断到选择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的全方位思路,提升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减轻因脑血管病意外和后遗症导致的家庭及社会负担。
四、参与相关学科及重要人员
MDT主要负责人:范薇
- 神经内科:范薇主任医师、鲍海峰主治医师
- 神经外科:杨志刚副主任医师
- 血管外科:郭大乔主任医师、唐骁副主任医师
- 放射科:林江主任医师、王剑主治医师
泛血管病诊治MDT
一、MDT成立时间:2021年9月 地点:中山医院15号楼3楼
MDT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频次:每月一次
二、MDT简介
泛血管病MDT由心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和内分泌科专家组成。泛血管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共同病理特征,主要危害心、脑、肾、四肢等重要器官。“泛血管疾病”概念的提出是对心血管疾病发生规律及其特征系统性的重新认识,借助多学科交叉、跨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发展模式,革新了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理念,把患者作为整体看待,从源头上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人体的血管既是身体的‘灌溉渠’,也是‘生命线’。泛血管疾病的诊疗首先要从多血管病变的综合管理开始,从单个器官分别诊治转变为综合危险因素和多血管病变进行评估和危险分层,同时进行整体管理和防控,确保患者从诊疗过程中最大程度获益。
泛血管疾病MDT门诊不仅适用于发生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颈动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也适用于糖尿病、肥胖、三高患者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评估和诊治。旨在为血管性疾病患者和其他有相应需求的患者提供更为全面、规范、专业、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结合多个相关学科的治疗策略和优势,以改善患者传统就诊方式所带来的治疗效果差异,提供从影像诊断到选择药物、介入或手术治疗的全方位思路,提升血管性疾病的防治水平。
四、参与相关学科及重要人员
MDT主要负责人:张英梅
- 心内科:张英梅主任医师
- 神经内科:丁晶主任医师
- 血管外科:董智慧主任医师
- 内分泌科:李晓牧主任医师
低颅压综合征MDT门诊
一、MDT成立时间:2021年 地点:中山医院15号楼3楼
MDT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频次:每月1-2次
二、MDT简介
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组以直立性头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并不少见,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极易误诊和漏诊。除直立位头痛外,还会出现各种与颅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危害患者健康,而保守治疗的成功比例低,仅为28%左右。
我院低颅压综合征MDT门诊,依托多学科优势,联合神经内科、放射科、麻醉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团队合作,根据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通过脊髓磁共振水成像和CT脊髓造影,明确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寻找硬脊膜脑脊液漏的漏口位置,为该病进行精准病因诊断。同时开展硬膜外介入治疗,为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制定最佳、个体化、精准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及时处理、正确治疗的目的,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
四、参与相关学科及重要人员
MDT主要负责人:丁晶主任医师
- 神经内科:丁晶主任医师、张昱雯副主任医师
- 放射科:林江主任医师、徐慰幸子住院医师
- 麻醉科:缪长虹主任医师、李世超主治医师
步态障碍MDT
一、MDT成立时间:2019年 地点:中山医院15号楼3楼
MDT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频次:每月一次
二、MDT简介
步态障碍MDT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和康复科专家组成,在神经性步态障碍疑难病诊治上具有丰富经验,依托中山医院神经心理影像智能工程实验室,在国内首次开展人工智能辅助步态评估、多维认知功能检测和智能脑影像分析等;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和康复科均为国家或上海市重点学科、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及影响力。
步态障碍MDT团队旨在为疑难的神经性步态障碍患者和其他有相应需求的患者提供更为专业、规范、精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充分整合多学科的优势资源,创新步态障碍的诊治模式,以提高步态障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为目标,提供从临床初筛、诊断鉴别、药物选择、手术治疗、康复支持等全方位思路,提升步态障碍的综合防治水平,减轻患者因行动能力下降、跌倒、骨折、痴呆等导致的家庭及社会负担。
四、参与相关学科及重要人员
MDT主要负责人:丁晶
- 神经内科:丁晶主任医师
- 神经外科:胡凡主任医师
- 医学影像科:林江主任医师
- 康复科:刘邦忠副主任医师、刘光华主治医师、王平主治医师
纵隔肿瘤MDT:
成立时间: 2021年, 地点: 中山医院15号楼3楼
门诊时间: 周四下午 频次:每2周一次
简介:
纵隔肿瘤团队由胸外科丁建勇教授领衔, 集合影像科、病理科、神经内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放疗科、化疗科、重症医学科和中医科专家共同组成。本团队针对纵隔肿瘤的复杂性、难治性、并发症的多样性进行患者的多学科管理和综合治疗,特别是利用了本院影像科、病理科和放疗科的优势,对患者进行病理和肿瘤生长方式进行精确诊断。同时借助中山分科细、专科强的的特点,对患者出现的多种内科问题进行术前综合评估和干预, 术后定期随访等举措,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周期和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在团队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重症肌无力作为胸腺瘤最常见的副肿瘤综合征,其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其严重程度可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 因此如何在术前和围手术期给与患者合理治疗以保证手术顺利、如何在术后进一步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必须有神经内科从事神经肌病专科的医师进行评判,并且有神经内科病房和监护室作为支撑。
相关参与学科和人员:
主要负责人: 丁建勇 (胸外科)
主要参与人: 王帅 (胸外科)
陈岗(病理科)
杜世锁 (放疗科)
刘骏桢 (影像科)
钟鸣 (重症医学科)
董继宏(神经内科)
徐蓓(肿瘤内科)
承璐雅(血液科)
陈慧勇(风湿科)
范越 (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