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病组建立于1993年,同年开设风湿病专科病区。2011年8月21日风湿组正式独立为风湿免疫科。科室在上海市乃至全国三甲医院中较早开设了风湿病专科病区,全面承担医教研以及危急重病人的诊治,接受诊治周边华东地区疑难重症病人,既为风湿病病人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也提升了我院综合诊治疾病的实力。规范建立风湿病常见疾病诊疗规范(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皮肌炎/肌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大血管炎、痛风等)。 ? ?姜林娣教授为科室学科带头人,担任上海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风湿病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第九届-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学会免疫吸附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血管炎学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免疫治疗工程分会风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复旦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风湿免疫过敏中心副主任等社会职务。科室逐步建立起一支医、教、研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形成科室重点研究方向,建立常见疾病和重点研究疾病临床路径;强化各级医生工作职责和提高工作能力,多层面提升科室的影响力。至2022年6月,科室团队成员包括教授、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8名,住院医师1名;博导1名;获得博士学位11名,博后培养计划1名。近年来在风湿病领域首创多学科诊疗,基于临床难点和需求开展诊疗探索,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及基础研究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多项成果在国内学术大会上进行了发言交流,迄今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参编临床书籍20余本,其中主编2本,副主编1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7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市科委项目3项,申康项目1项,吴阶平基金1项,市卫健委项目1项。 ? ?在姜林娣主任的带领下,科室以血管炎为研究重点,探索MRA、超声、PET-CT、血清学指标诊断和评价患者病情,较早在国内开展大动脉炎的综合诊治,开展MRA新诊断技术,首次提出磁共振评价疾病活动性的标准,建立了超声造影、PET-CT评价疾病活动性的半定量方法,提高了大动脉炎的诊断率、有效地进行疾病活动度的判断,实现了建立个体化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姜林娣教授领衔大动脉炎多学科协作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揭示大动脉炎主动脉区域炎性纤维化的机制,并建立有效的靶向诊疗策略,多项创新成果实现了全面评估病情、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该项目在2021年10月30日被授予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大动脉炎被喻为“东方美女病”,中国为好发地区之一,但对其认识、尤其血管病变如何进展上非常不清晰,机制研究上一旦能够有所突破,势必改变疾病诊疗格局。姜林娣团队从患者外周血、血管组织、体外细胞培养等多层次抽丝剥茧地确定了主动脉区域炎性纤维化为大动脉炎发病与进展的核心机制之一,对推动临床诊疗进展具有深远影响。首先,国际上首次报道了IL-6作为该机制中关键的细胞因子在大动脉炎发病中发挥了致炎和致纤维化的双重作用,直接参与疾病活动度、疾病严重度评估和预测预后,靶向IL-6使重危型患者临床缓解率从30~50%提高到77.8%,血管结构也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保留了欧洲杯买球官网的脏器功能,德国图宾根大学附属医院B. Hellmich教授在风湿病学著名的特邀述评杂志Curr Rheumatol Rep.2020上评价“这是一种有效帮助大动脉炎患者糖皮质激素减停的治疗方法”;其次,国际上首次在体外实验中,发现传统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除控制炎症、减轻免疫反应外,还具有选择性抑制在大动脉炎血管壁浸润的M2型(促纤维化)巨噬细胞极化的新作用,自2015年起基于ECTA队列,启动来氟米特治疗大动脉炎的真实世界研究,明确了来氟米特不劣于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的疗效,且在环磷酰胺治疗无效的患者中,来氟米特诱导临床缓解率可达73%;第三,兼顾血管炎症和结构改变的血管影像学对指导大动脉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测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2年起与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核医学科、超声诊断科合作,率先在国际上应用核磁共振“黑血”技术建立大动脉炎血管病变半定量体系,综合血管壁厚度、狭窄度和炎症等信息实现了血管病变的量化评估,MRA已被2018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大动脉炎管理指南中推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此外,还在国际上率先应用PET-CT、超声造影实现对血管炎症更为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018年靶向主动脉区域炎性纤维化诊疗体系完整形成,姜林娣团队发布国内首部《中国大动脉炎性肾动脉炎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2019年),2年后又推出《中国大动脉炎相关高血压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年),向全国推广,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36家三级甲等医院开展。该诊疗体系明确了大动脉炎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的重点指标,显著提升大动脉炎全面评估的准确性,提高大动脉炎疾病活动度和疾病严重度的评估效力,为精准诊疗和慢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个体化干预的实施,早期发现重型患者,为加强多学科协作提供科学客观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