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目前正在全世界多个国家爆发。消化内镜在此次疫情中虽非一线学科,但内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物暴露风险增加,消化内镜在疫情期间开展诊疗如防护不当极易造成院内感染事件,如何在保护医患双方,避免接触感染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开展消化内镜诊疗是目前消化内镜医师面临的问题。
我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时强主治医师团队根据临床经验及实际情况,总结出疫情期间在急诊开展的胃镜、肠镜、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内镜诊疗项目和适应证的选择,患者的就诊、接诊流程,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及个人防护,急诊诊间及内镜清洗的要求等,相关论文于3月1日在线发表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周平红教授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化内镜医师应认真学习国家制定的最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意见和行业学会建议,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严格把握急诊消化内镜诊疗适应证,严格按照疫情期间国家、行业和医院的诊疗流程,满足急诊患者内镜诊疗的需求。同时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自己医院的内镜水平和疾病特点,在急诊内镜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必要的内镜诊疗。
我院设有24小时急诊内镜绿色通道,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也从未停止过诊治急诊患者。春节期间,坚守在一线的急诊内镜医护团队冒着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风险,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完成近二百例急诊内镜操作,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2月26日,内镜中心接诊了一位79岁的老奶奶,她因一块鱼骨卡在了食管里已6天没有进食。由于鱼骨位置在患者食管狭窄段的下方,这为内镜取异物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倘若鱼骨再不取出,发生穿孔、感染的风险将大增,到时就只能做外科手术了。这对于近八旬的高龄患者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周平红教授在充分了解疫情期间老人及家属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检查后,决定为她解除痛苦。异物取出手术非常顺利,术中周教授还对老奶奶放疗后狭窄的食管做了扩张,便于她今后能够顺利进食。术后第二天,老奶奶顺利出院。在次日的电话随访里,家属兴奋地反馈道,“老人已经吃了5、6碗稀饭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病人在疫情期间还有很多,不少患者需要行内镜诊疗手术,如高难度消化道异物、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黄疸、消化道梗阻等急症。我院内镜诊疗工作的逐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类患者的就医需求,让他们在特殊时期有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