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交流,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的诊断质量,推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在急诊科童朝阳主任、姚晨玲副主任的支持下,呼吸科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华茵主任医师、技术组长周春妹副主任技师近日到急诊科开展了“微生物实验室进临床”活动。
李华茵医生介绍了“2015-2016年急诊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分析”及“CRE的流行分布和耐药机制”。我国临床细菌耐药状况十分严峻,各种常见多重耐药菌和泛耐药菌的检出率比较高。耐药菌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我国医院感染耐药菌感染病死率为11.7%,而一般感染病死率为5.5%。WHO于2017年2月25日发布了《指导新抗生素研究、发现和发展的全球抗生素耐药细菌优先性列表》,文章提到了“耐药菌优先性列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够做到:提供快速、准确的临床微生物报告;提供耐药性通报,为经验用药提供依据;提供临床合理用药建议(敏感、耐药、多重耐药、耐药机制);呼吁微生物标本送检;参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会诊。微生物实验室周春妹老师介绍了“微生物标本采集、运输注意事项”及“微生物报告解读”。
急诊科医护人员和微生物实验室医技人员从急诊工作的实际出发,对血培养标本的送检套数、采集、保存条件;多次送检血培养的指征;是否能够有效提高阳性率;血清学检查的意义;泛耐药菌的治疗等进行了热烈讨论。会上微生物实验室指定了一名技术员为急诊科联系人,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倾听临床需求,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会议由急诊科童朝阳主任主持,他从急诊临床工作的需求出发,表示对此次活动的热烈欢迎。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呼吸科朱蕾主任、医务处孙湛处长、丁昉副处长的指导和支持。微生物实验室此前已到肝外科监护室、风湿科进行“微生物实验室进临床”活动,计划到外科、呼吸科等监护室开展类似活动,希望以此提高微生物实验室的诊断水平,推动抗菌药物管理(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