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医院自 1937 年建院以来,住院患者的膳食一直由营养室负责配制,1992 年正式成立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并属于院长直接领导,按医技科室进行管理。现任主任:吴国豪;副主任:高键主任(主持工作)、姜立经。科室严格实施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加强临床营养治疗工作和科研教学工作。 ? ?营养科在各院区现共有医学营养专业技术人员 28人,其中7名党员,在营养科建立有营养科支部。 ? ?营养科负责全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会诊及营养宣教。营养科每天为近2000名患者提供各类饮食,除普食等基本饮食外,还提供糖尿病饮食,低蛋白饮食、钾钠平衡试验膳等治疗饮食,近年来为满足医院发展需求,开展设计了代谢试验餐、临床药理试验餐,临床肿瘤试验餐等。 ? ?2013 年营养科建立营养门诊,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大众营养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并与临床密切密切,除参与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教育工作外还与内分泌科合作开展了肥胖和代谢手术 MDT、与肿瘤科放疗科合作的营养?MDT,参与心脏康复MDT,参与老年科肌少症MDT等,并进行远程会诊。 ? ?营养科同时承担了多所医学院及大专院校护理及营养专业的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营养科近年来每年接受大专本科,本科实习生,接受多名来自国外的见习生,平均每年近 20 人次。开展多项营养、代谢相关的科研工作。 ? ?2013 年 10 月,营养科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营养学系就“糖尿病预进餐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2014年4月25日,营养科接待丹麦AALBORG 大学 Food4Growth项目来访。2012年,中山医院和云南富源县人民医院有合作共建关系,协助该院设立营养科。2010 年开始,营养科参与内分泌科长风研究,由营养师分批长风社区参与健康调查。2004 年开始,营养科在营养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国临床营养》和《营养学报》上发表论文,参与“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的全国性临床营养课题“肠内营养成本效益研究”。2013 年营养科开始发表 SCI 收录论文,每年平均 2~4 篇。 ? ?自 2010 年开始,营养科高键主任参与大量电视台健康教育节目并坚持多年在广播电台做营养科普节目,成为沪上家喻户晓的知名营养专家,受到广大上海市民的欢迎。2015 年,高键主任被评为中国营养学会“全国营养行业先进工作者”。2010 年,高键主任《吃对就健康》科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如何增强免疫?中山专家教您怎么吃~(这是一档美食科普哟)
新冠疫情尚未过去,又值春夏换季的流感高发季节,如何增强免疫力成了大家关心的事情。人体的免疫系统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食、运动、睡眠、压力、年龄、药物、环境毒素、慢性病等。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如何“吃”出免疫力。
免疫力下降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老年人,儿童,孕妇,肿瘤患者,有基础疾病,肥胖,挑食偏食,嗜好烟酒,睡眠不足,久坐不动。
什么是免疫防线的原材料?
人们通常所说的“免疫力”是免疫系统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无论是人体固有的免疫屏障,例如皮肤,还是后天获得性免疫需要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体免疫防线的原材料。尤其是优质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比例更接近于人体,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维持正常免疫力和组织细胞修复,包括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肉和鱼,以及植物蛋白质中的大豆蛋白质。
如何补充优质蛋白?
【1个蛋】
蛋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优于其他的动物性蛋白质。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等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大致相同,鸡蛋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3%。一般鸡蛋在45~55g之间,每天应保证摄入1个鸡蛋。
【1~2杯奶】
奶类是钙、优质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成人每天应摄入300g液态奶或当量的奶制品,我国居民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仅24.7g/d,远低于推荐量。每天1杯牛奶(约200~250ml)+1杯酸奶(100~125ml)即可轻松达到推荐量。儿童也可食用奶酪,1片10g的奶酪相当于100g液态奶,早餐时2~3片奶酪+课间1瓶牛奶或酸奶即可。超重或肥胖人群推荐饮用低脂或脱脂牛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首选酸奶或低乳糖牛奶。
【半两大豆】
大豆及豆制品是唯一的植物来源的优质蛋白质,尤其是对素食人群来说,是重要的优质蛋白来源。其含有较多赖氨酸,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可增加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0g大豆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50g豆腐、25g豆腐干、25g素鸡、10g豆腐皮或250g豆浆。成人每天应摄入相当于15~25g大豆蛋白质含量的豆制品,全素人群则应增加至50~80g。
【1两肉】
畜肉(牛、羊、猪肉等)脂肪含量较高,且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而禽肉(鸡、鸭、鹅肉等)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且脂肪酸组成优于畜肉,应优先选择禽肉食用。每天摄入1两(50g)肉类(瘦肉)可满足蛋白质需求,同时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此外,也应注意减少烟熏、腌制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1两鱼】
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类的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增加鱼类摄入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建议每天适量摄入水产品类,成人每天40~75g,即“1两鱼”。烹饪时提倡蒸、煮的方式,可减少营养素丢失,避免食用生鱼。
除了补充蛋白质我们还可以怎么做?
除了补充优质蛋白外,尤其应当注意膳食的均衡,依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要求摄入充足的谷薯类和蔬果,保证每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食物。要知道,没有最好的食物,只有最好的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共同构筑免疫基石。
作者:李帆 高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