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医院自 1937 年建院以来,住院患者的膳食一直由营养室负责配制,1992 年正式成立营养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并属于院长直接领导,按医技科室进行管理。现任主任:吴国豪;副主任:高键主任(主持工作)、姜立经。科室严格实施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加强临床营养治疗工作和科研教学工作。 ? ?营养科在各院区现共有医学营养专业技术人员 28人,其中7名党员,在营养科建立有营养科支部。 ? ?营养科负责全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价、营养治疗、营养会诊及营养宣教。营养科每天为近2000名患者提供各类饮食,除普食等基本饮食外,还提供糖尿病饮食,低蛋白饮食、钾钠平衡试验膳等治疗饮食,近年来为满足医院发展需求,开展设计了代谢试验餐、临床药理试验餐,临床肿瘤试验餐等。 ? ?2013 年营养科建立营养门诊,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大众营养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并与临床密切密切,除参与内分泌科的糖尿病教育工作外还与内分泌科合作开展了肥胖和代谢手术 MDT、与肿瘤科放疗科合作的营养?MDT,参与心脏康复MDT,参与老年科肌少症MDT等,并进行远程会诊。 ? ?营养科同时承担了多所医学院及大专院校护理及营养专业的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营养科近年来每年接受大专本科,本科实习生,接受多名来自国外的见习生,平均每年近 20 人次。开展多项营养、代谢相关的科研工作。 ? ?2013 年 10 月,营养科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大学营养学系就“糖尿病预进餐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2014年4月25日,营养科接待丹麦AALBORG 大学 Food4Growth项目来访。2012年,中山医院和云南富源县人民医院有合作共建关系,协助该院设立营养科。2010 年开始,营养科参与内分泌科长风研究,由营养师分批长风社区参与健康调查。2004 年开始,营养科在营养学专业核心期刊《中国临床营养》和《营养学报》上发表论文,参与“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的全国性临床营养课题“肠内营养成本效益研究”。2013 年营养科开始发表 SCI 收录论文,每年平均 2~4 篇。 ? ?自 2010 年开始,营养科高键主任参与大量电视台健康教育节目并坚持多年在广播电台做营养科普节目,成为沪上家喻户晓的知名营养专家,受到广大上海市民的欢迎。2015 年,高键主任被评为中国营养学会“全国营养行业先进工作者”。2010 年,高键主任《吃对就健康》科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分餐不分爱,健康饮食新生活
分餐的“前世今生”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吃饭这件事,不仅仅单纯是为了“补充能量”,餐桌上的“联络感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应酬局”上与领导同事的推杯换盏;“团圆局”上与亲朋好友的杯觥交错,同饮一杯酒,共食一锅饭,情感才能顺利的传达。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合餐制慢慢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之一,分餐制成为了外国专属,殊不知分餐制在国代中国至少流行了三千年,而合餐制---围坐一桌、现代意义上的会食,从宋朝才开始流行。《礼记·礼器》中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古人为了强调地位尊卑,彰显贵族的身份,早早就推行了分餐制;而根据考古发现,以食案进餐的方式,最晚在龙山文化时期便已发明。
什么是分餐制?
顾名思义,分开就餐,每个人各自使用一副餐具,单独享用一份饮食。
分餐的影响
在排除传统观念因素以外,是否采取分餐制的原因也可能取决于食物的烹饪形态是否有利于分餐:欧美流行的披萨,汉堡,三明治就很适合分餐;而中国传统菜肴中例如西湖醋鱼、老鸭煲等就很不适合分餐。这些菜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选用完整的一条鱼/一只鸭作为食材,不方便分餐处理,另一方面,分餐后的菜肴失去了整体的摆盘,更容易串味,也很可能让食物更快的变冷。这样的分餐让讲究“色、香、味”的中国食客很难接受。
分餐制的好处
---控制摄入量/减少浪费
从营养的角度看,分餐制可以更为准确的分配每个人的进食量,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更容易做到食物多样性,保持营养均衡,有效避免偏食挑食。
在常规的合餐制中,每个人夹了多少菜,吃了多少肉,自己很难做到心里有数,在营养师计算能量和营养素的时候也非常难以判断。而分餐制,通过餐盘的规格、数量,就能很直观的了解到每个人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同时,根据每个人的进食量,能更好的安排每顿饭的数量,减少食物浪费。
---控制血糖
分餐制也能满足一些对饮食有特殊要求的病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分餐制能通过控制进食量,观察个人对多种食物的血糖反应,调整主食/蔬菜/肉类的进食顺序,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一些研究也支持,在规定进餐时间内,调整进食顺序和种类,能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稳定餐后血糖。
---避免细菌/病毒传播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分餐制可以有效控制交叉污染,避免一些食源性疾病,例如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的传播。
如何做到分餐
分餐制度的推广,是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的,并不能一蹴而就。分餐制的采用应该推己及人,从自己开始,不强求他人。在家共同进餐尽可能使用公筷、公勺;外出就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特别是对于抵抗力较为弱小的孩子的餐具。在没有条件,做不到分餐的情况下,个人应采取不满盆乱挑,尽量降低接触性传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疫情的发生,分餐制的呼声也水涨船高,不少家庭已经开始实施分餐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欧洲杯买球官网的人选择分餐制,会创造出更适合我们中国饮食文化的分餐方法。
作者:张静天 高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