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概况 中山医院胸外科创立于1947年,由我国胸外科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担任主任。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以及结肠代食管等复杂的手术。60余年来,中山医院胸外科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历史辉煌,科室涌现了石美鑫、仇德惠、王群等国内著名胸外科专家。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山医院胸外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胸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并于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中山医院胸外科同时还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全国胸外科临床药理基地和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目前,中山医院胸外科由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王群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由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谭黎杰教授担任科室主任。下设肺癌、食管癌、纵隔和气管肿瘤三个亚专科。科室现拥有床位138张;医生36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4名,主治医师15名,住院医师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科室年手术量近9000余台,其中肺癌手术6000余例,食管癌手术600余例,纵隔手术800余例。 二、临床特色 胸外科高难度手术 凭借强大的综合诊疗实力以及雄厚绵长的技术底蕴,先辈们高超的手术技术得到了优秀的传承。目前科室能开展各类常规胸外科手术,其中也包括肺癌隆突成型、自体肺移植术、肺上沟瘤切除、双袖式肺叶切除、气管肿瘤、肺减容、结肠代食管、胸壁巨大肿瘤切除胸壁重建、联合血管重建的纵隔肿瘤切除术以及脓胸开窗引流联合肌瓣转移胸壁重建等高难度胸外科手术。 胸外科微创手术 科室大力发展的胸外科微创技术实力强大、底蕴深厚,在国际、国内均享有较高声誉。我科目前常规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胸腔镜肺袖式切除术、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新辅助治疗后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经颈内镜-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切除、腔镜下裂孔疝修补、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漏斗胸NUSS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纵隔镜、超声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治疗、超声支气管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EBUS-TBNA)、支气管镜下磁导航等各类腔镜及内镜手术。 中山医院胸外科是全国最早开展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的单位之一。在王群教授主持下,胸外科在肺癌微创治疗的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临床工作,将其细分为切口微创化、肺组织切除范围微创化以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微创化三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胸壁肿瘤需要扩大手术切除的病例,包括原发的、转移性的、临近器官肿瘤的直接累及等。通常认为,胸壁巨大缺损的重建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必须符合肿瘤学的原则,必须有足够的切缘距离以保证一个合适的手术范围;第二,对全层胸壁缺损的患者,骨性胸廓必须得到合理的重建,以避免反常呼吸;第三,胸壁的缺损必须要覆盖以健康的软组织,保持胸腔的密封性,并防止感染。胸壁肿瘤病人进行扩大的切除手术后,会遗留巨大的胸壁缺损。我们偶尔也会遇到其它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放射性坏死、严重胸壁感染和外伤需要胸壁广泛切除等。这些情况下,胸壁的重建对外科医生来说就是个巨大的挑战。
历史上曾有许多这样的努力,也有前辈学者尝试过各种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和人工材料来修补胸壁缺损,但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材料是完美的。我们中山医院胸外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巨大胸壁肿瘤的切除和重建工作,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其它国内外的医疗机构一样,早期我们也曾经尝试过各种材料来修复巨大胸壁肿瘤切除术后的胸壁缺损,包括有机玻璃板、涤纶补片、微荞补片及三明治补片等,对较小的胸壁缺损,可以直接采用软组织覆盖或医用钢丝编制成网状来修补胸壁缺损等,效果差强人意。但自从十几年前开始将钛合金材料应用于骨性胸廓缺损的修复以来,我们发现找到了合适的修补材料。我们强调对骨性胸廓的重建来说,多孔钛板是很好的修补材料。因为它坚硬结实,但又易于修剪。对巨大的或者是累及到胸骨、心前区等重要部位的胸部缺损,采用多孔钛板覆盖来重建胸壁完整性会是很好的选择。如果病变累及胸骨柄,可以在切除胸骨柄和两侧的锁骨部分节段后使用坚固钛条架设于其中,以稳定胸锁关节,避免出现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和畸形。如果同时合并有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需要整形科医生辅助以转移肌皮瓣完成软组织整复。在后胸壁,如果肿瘤累及脊肋关节,我们需要骨科医生的手术配合。多学科合作在我院胸壁肿瘤切除术后巨大胸壁缺损的重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在我们中山医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胸外科和整形外科医生为主体,王群主任和亓发芝主任领衔,联合放疗科、化疗科、影像医学科在内的多学科合作的团队,在处理胸壁肿瘤方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流程,在胸壁肿瘤的切除范围和修补材料的使用和选择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我们既往的部分工作由丁建勇主任医师代表总结,并受邀在全国心胸外科年会(2011年厦门、2014年成都大会)上做大会发言,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