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概况 中山医院胸外科创立于1947年,由我国胸外科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的胸外科专家黄家驷教授担任主任。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了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以及结肠代食管等复杂的手术。60余年来,中山医院胸外科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历史辉煌,科室涌现了石美鑫、仇德惠、王群等国内著名胸外科专家。 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中山医院胸外科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胸外科疾病诊疗中心,并于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临床重点学科。中山医院胸外科同时还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全国胸外科临床药理基地和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目前,中山医院胸外科由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王群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由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谭黎杰教授担任科室主任。下设肺癌、食管癌、纵隔和气管肿瘤三个亚专科。科室现拥有床位138张;医生36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14名,主治医师15名,住院医师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科室年手术量近9000余台,其中肺癌手术6000余例,食管癌手术600余例,纵隔手术800余例。 二、临床特色 胸外科高难度手术 凭借强大的综合诊疗实力以及雄厚绵长的技术底蕴,先辈们高超的手术技术得到了优秀的传承。目前科室能开展各类常规胸外科手术,其中也包括肺癌隆突成型、自体肺移植术、肺上沟瘤切除、双袖式肺叶切除、气管肿瘤、肺减容、结肠代食管、胸壁巨大肿瘤切除胸壁重建、联合血管重建的纵隔肿瘤切除术以及脓胸开窗引流联合肌瓣转移胸壁重建等高难度胸外科手术。 胸外科微创手术 科室大力发展的胸外科微创技术实力强大、底蕴深厚,在国际、国内均享有较高声誉。我科目前常规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胸腔镜肺袖式切除术、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新辅助治疗后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经颈内镜-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胸腔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切除、腔镜下裂孔疝修补、腔镜下胃底折叠术、漏斗胸NUSS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纵隔镜、超声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胸膜瘘治疗、超声支气管镜下纵隔淋巴结活检术(EBUS-TBNA)、支气管镜下磁导航等各类腔镜及内镜手术。 中山医院胸外科是全国最早开展胸腔镜肺癌切除手术的单位之一。在王群教授主持下,胸外科在肺癌微创治疗的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临床工作,将其细分为切口微创化、肺组织切除范围微创化以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微创化三
查看欧洲杯买球官网 →支气管胸膜瘘是肺切除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处理棘手、死亡率高。目前对于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近年来内镜治疗的发展为支气管胸膜瘘的处理提供了一种微创的治疗途径,我们在此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开展经支气管镜硬化剂粘膜下注射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的新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适应征: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方法:常规采用全身麻醉,经气管插管置入纤维支气管镜,仔细观察瘘口情况,然后经过气管镜的操作孔置入内镜的注射器,在气管镜直视引导下将注射器针头插入瘘口周围粘膜下,注入0.5ml硬化剂。根据瘘口大小每个瘘口周围注射6~8点。
优点:微创,手术创伤小。常规的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带蒂大网膜/肌瓣移植术和胸廓成形术,尽管手术治疗有较为理想的成功率,但手术创伤大,围手术期风险较高,术后造成患者胸廓畸形,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因此采用微创方法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成为医师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比较:注射胶水:国内、外支气管镜治疗主要以经支气管镜注射各种生物蛋白胶为主,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经支气管镜注射胶水不适用于所有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同时存在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胶水误滴堵塞正常支气管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的风险,甚至有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报道。
注射硬化剂:由于硬化剂是通过刺激粘膜下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达到封堵瘘口的效果,本身对支气管粘膜无毒副作用也不存在误滴堵塞正常支气管的风险,因此较为安全。
特点:一般瘘口周围支气管黏膜在注射硬化剂后由于局部水肿,瘘口可以明显缩小甚至消失。胸腔引流管中气泡逸出亦明显减少。但1~2d后,随着水肿消退,瘘口部分还原,胸腔引流管中气泡逸出增加。随后由于硬化剂注射后引起的粘膜下炎症反应的进展和局部组织增生的加重,瘘口又再次逐步缩小,一般而言1周左右局部组织增生达到顶峰。如果瘘口仍未闭合,则需要再次硬化剂注射。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瘘口在3mm以下的患者多可在1~2次硬化剂注射后成功封堵瘘口。而对于瘘口大于3mm的患者瘘口周围注射硬化剂的次数要明显增加,但是仍有较高的成功率。相对而言对于瘘口大于3mm的患者根据目前文献 报道采用胶水以及激光等治疗的效果都较差,很难使瘘口完全封堵。因此对于较大的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
采用经支气管镜硬化剂粘膜下注射不失为一种有效而微创的新方法。
关键:支气管胸膜瘘后胸腔感染的控制也是能否成功封堵瘘口的关键。如果胸腔感染引流不畅势必会影响瘘口周围肉芽形成,影响瘘口的愈合,因此我们在操作中非常重视胸腔的引流。由于胸膜腔粘连的缘故,脓腔常为多房性,我们根据B超或者CT的引导经常调整引流的部位,对于合适的患者可考虑行胸腔镜手术清理脓腔,同时根据胸腔脓液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充分控制胸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