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科室简介

社会服务

达尔文进化论:从蝗虫到癌症

发布日期:2018-05-14

WDCM上传图片

 题图来源 http://curiouser.fr

19 世纪中叶,英国生物学家 Charles Robert Darwin(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提出了影响深远的进化论学说,并指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

 

自然选择学说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具有生物多样性的某个群体,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不同的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竞争力

竞争力弱的个体会被淘汰,竞争力强的个体才能生存、繁殖,最终表现为整个群体的在这个特定环境下竞争力的提高。

在杀虫剂发明之前,蝗虫的主要天敌是蛙类和鸟类。那时,拥有绿色外表基因的个体具有最强的竞争力,因为能在树林和草丛中有保护色的作用。经过数代繁殖,我们能见到的大部分蝗虫都是绿色的。但是,当杀虫剂发明之后,携带耐药基因的个体才能表现出最强的竞争力,这些个体存活下来并且繁殖。所以,当这些蝗虫群再度来袭时,我们就会发现上次的杀虫剂变得没那么好用了。

其实,自然选择学说不仅仅适用于生物个体,对于癌细胞也是一样。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

  多发性骨髓瘤健康科普讲堂 

通过之前的内容,我们了解到:骨髓瘤细胞,是骨髓中癌变的浆细胞。

由于掌控细胞周期的基因受到破坏,骨髓瘤细胞会比正常浆细胞分裂得更快。每一个的新分裂出来的骨髓瘤细胞,都有一样的基因改变,所以癌细胞数量会呈指数级增长,并且这些细胞是一模一样的,或者说有单一的克隆类型。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有的骨髓瘤细胞可能会发生进一步的基因损坏,随着这些细胞的增殖,体内就会有一群不同克隆类型的癌变细胞。

所以,骨髓瘤其实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肿瘤,而是有着不同克隆类型的一类肿瘤

细胞无限制的增殖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骨髓瘤细胞不仅会抢夺骨髓中正常细胞的资源,有时候,不同克隆类型的骨髓瘤细胞之间也是相互竞争的。适应环境的克隆类型才能存活并且壮大,保证了骨髓瘤的不断扩散。

治疗可以摧毁部分克隆类型的骨髓瘤细胞,但是有一部份克隆类型的癌细胞在治疗的环境中,会表现出对其它癌细胞的生存优势。这部分的具有生存优势的癌细胞就能在治疗中存活下来

残留的骨髓瘤细胞可能会进入一段时间的潜伏期,这时人体就处于我们所说的缓解期。然而,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当这些潜伏的骨髓瘤细胞又产生进一步的基因损害,或者体内环境变得适合这些细胞生长时——这些潜伏的骨髓瘤细胞会再次苏醒,增殖……这就是为什么多发性骨髓瘤是会不断复发的


希望仍在

尽管目前来说,多发性骨髓瘤普遍还是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治愈的疾病。不过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不断地被研发,检测手段也在逐渐提高。

根据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报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从上世纪70 年代的25% 提高到2010年的66%;

而且,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MRD 阴性的中低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4-5 年之后全部进入了一个长达五六年的平台期。

66% 的五年生存率还只是2010 年的结果,未来还会陆续有卡菲佐米、泊马度胺、CD 38 单抗等疗效卓著的新药上市,相信我们离攻克多发性骨髓瘤并不遥远。希望广大病友相信医学,不要放弃,美好的未来在等着大家。

WDCM上传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公众号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05-N0tIEcWW0Ja3APoY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