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科室简介

科室动态

一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患者的麻醉

发布日期:2022-11-13

  患者,男性,67岁,体重82kg,身高182cm,因活动后胸闷气促30年,加重2年。患者30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外院诊断为肺动脉栓塞,对症治疗。近2年患者活动后胸闷加重,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色素沉着,不伴咳嗽咳痰。

  体格检查:T:36.3℃,P:70 bpm,R:15 次/分, BP:120/80 mmHg,胸骨右缘4-5肋间2级收缩期杂音,P2分裂。

  实验室检查:Hb 93 g/L,cTNT 0.060 ng/mL,BNP 3010 pg/mL, PT 18.4 s,APTT 28.8 s,INR 1.66,其余无特殊。

  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QRS电轴右偏 ST-T改变(ST段在Ⅱ Ⅲ aVF导联下垂型压低≤1 mm,伴T波倒置≤4 mm)。

  B超提示:肝淤血,肝囊肿,胆囊结石,右肾囊肿伴囊壁钙化。

  CTA表现:肺动脉干增粗,最大管腔直径约45mm;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多发充盈缺损;左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未见明显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诊断: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多发栓塞;肺动脉高压。

WDCM上传图片

  心超结果:

WDCM上传图片

  入院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

  拟施手术:肺动脉取栓术+内膜剥脱+体外循环开放性心脏手术

  麻醉过程:

WDCM上传图片

  术中经食道心超:肺动脉主干及右肺动脉内实质性占位,右房室增大,中重度三尖瓣反流

WDCM上传图片

  手术过程:

    手术名称:肺动脉取栓+内膜剥脱术+体外循环辅助开放性心脏手术

    患者平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升主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主动脉根部注射停搏液,心包腔内置入冰屑,逐渐降温,降低流量后纵向切开肺动脉主干,探查左肺动脉可,右肺动脉切开探查,见分支处血栓机化,严重狭窄,最窄处占血管截面50%。鼻咽温降低至20℃后,停循环后予内膜剥离:右上、中肺动脉完全剥离,右下肺动脉剥离至下级分叉处。恢复流量仔细冲洗创面。5-0prolene双层连续缝合关闭主肺动脉切口。

  体外循环记录:

    体外循环时间22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 min,停循环时间36 min

    体外最低温度:鼻咽温 20.3℃,膀胱温 23.4℃

    患者在停体外循环过程中,有创血压 95/55 mmHg,肺动脉压力 90/24 mmHg,大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 0.1 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 0.1 μg/kg/min,垂体后叶素 6 U/h,米力农 0.5 μg/kg/min,曲前列地尔 1 ml/h和 NO吸入,然而体外循环无法停止。最终外科进行了房间隔穿孔,虽然患者安返监护室,但2天后因右心功能衰竭宣告临床死亡。

  讨论:

    肺高压定义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经右心导管检查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25mmHg(20mmHg)。临床可分为五类,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CTEPH)是第四类肺高压。

WDCM上传图片

    影响肺动脉压力的主要因素和处理包括:

WDCM上传图片

    CTEPH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肺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WDCM上传图片

    治疗主要分为:基础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WDCM上传图片

    手术治疗主要是PEA,手术指证包括:心功能Ⅲ-Ⅳ级,PVR>300 dyn´s/cm5,血栓位于手术可及部位及无严重伴发疾病。术中及术后需要精细化的管理。

WDCM上传图片

    其他外科处理还包括:

WDCM上传图片

  总结:

WDCM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