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建设第一讲--《医学的人文精神与医患交流》

2017-05-02

    近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感觉到技术似乎无所不能,在这种“唯科学主义”和“技术至上主义”的思潮影响下,医生的注意力也从病人身上转移到了疾病上面,医生们以掌握新技术为能事,医院也以开展高新技术为光荣。医疗工作中人文精神的欠缺,也成为了当今医患关系“失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加强全院医德医风建设,4月28日中午,医院党委邀请杨秉辉教授在中山大讲堂举办了一场《医学的人文精神与医患交流》的讲座,全院一百多位医务人员参加了讲座,他们来自不同的岗位,有医生、护士,有医技人员,也有青年行政人员等。讲座全程座无虚席,杨秉辉教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丰富,妙趣横生,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聆听。

WDCM上传图片

WDCM上传图片

    杨秉辉教授学识丰富,他引古论今,从医学的起源,到医学人文精神的提出,再提及当今的医学现状,从而引起大家对于现在医患关系的思考。他带领大家从医学人文的观点去看医患关系,引导大家进行换位思考,并提出“医患道德模式”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最后,杨秉辉教授从医学人文精神方面、文化素养方面、道德品质方面、审美观四个方面对医务人员提了要求,希望大家做一个能理解和宽容病人的医务人员。

WDCM上传图片

    讲座由党办杜楚源主任主持,杜主任指出,2017年是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年”,医院党委将开展系列活动和讲座。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改的深入推进,新时期医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都要树立良好医德医风,以人为本,营造理解与宽容的氛围,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医院八十周年院庆。

    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医生的双眼,医生不能学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像盲人,双眼无光。现代医学只有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挥与发展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才能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